class=logo
English
日本語
한국인
class=language
winWidth>=768
winWidth<=768
北海岸藝術季導覽列
首頁
最新消息
藝術季地圖
作品/群眾計劃
藝術作品
群眾計劃
公共活動
前導活動
當期活動
體驗北海岸
特色店家
精選旅程
新北其他活動
有關藝術季
2023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
class=TreeList
English
日本語
한국인
class=language language_Mob
|
|
|
|
|
|
作品/群眾計劃
class=About_Banner
藝術作品
class=MainTitle ZoneBanner
class=ArtistIntro
《羽毛》|
石孟鑫
FRP,不鏽鋼
300x50x15cm
基隆湖海灣
artist4-1 class=Artist_About
從湖海灣面海眺望,遠遠的那座小島就是基隆嶼。這座遠方的小島帶給我們很多想像,也讓人好奇從小島上看過來,會是怎樣的風景?《羽毛》由兩件雕塑物件創造了一個超現實景象,包括欄杆上一隻等比例的海鳥雕塑,及遺落在地面上一根不成比例的巨大羽毛。作品除了關於文字遊戲,把玩著「鳥」和「島」相似的字形及不同意義,更邀請我們探索距離和尺寸之間的關係。
1995 出生於台灣台中,目前工作生活於台北。擅長將日常感知放大,以雕塑、現成物、空間裝置的方式作為回應。石孟鑫對於空間感知細膩,善於觀察城市環境,在城市的角落中尋找廢棄、邊陲的物件。試圖將這些城市中的碎片化為作品,回應空間狀態。
去導航 >
artist4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氣候中站|
李承亮
金屬、工業材料、路燈、樂器
直經約240 x高約390cm
大鵬足湯公園
artist3-1 class=Artist_About
融合了燈籠、涼亭、飛行艙、觀測站、太空站的造型,搭配海浪鼓、雨聲筒、雷聲鼓等聲音裝置,《氣候中站》提供了一個光影氛圍獨特、得以參與互動的「聲光場所」。不僅邀請民眾入內擬造自然現象的聲音,也讓其在內外不同的聲音環境與光影經驗中,觀測並體會人為小世界的「氣候風景」與北海岸大自然環境之間相互對應、彼此唱和的流動能量。
1986年出生於基隆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。早期曾和好友共組「復興漢工作室」,以無厘頭的姿態衝撞藝術創造的可能性。創作媒材不拘,偏好融合手工與概念、工藝和藝術,藉此關注生活的當下、嘗試為生活景況尋找註解。
去導航 >
artist3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《死語,生韻》|
李慈湄
聲音裝置、硫磺、鐵粉、銀、相片
雙聲道聲音檔案,視場地而定
獅頭山登山步道涼亭
artist5-1 class=Artist_About
巴賽語自西荷時代,曾因巴賽族的善航海與交易,叱詫了從東北角到花蓮沿岸的社頭,後來被宣判為死語,在史料中留下的資料不多。李慈湄將曾被採集的巴賽語音韻,化為當代實驗電子音樂的聲音裝置,使聽者可以感受到,即使一個死去的語言也能持續震動至今。聆聽的過程,伴隨金山萬里的地景遠眺,我們將得以遙想一位巴賽人在17世紀可能經歷的生命軌跡,並用我們人生的一小片段,與他交換。作品的線上版也將以播客(Podcast)的形式在藝術節期間發表。
臺灣聲音工作者/電子音樂創作人/劇場音樂設計/DJ,也是一個文化行動者。主持夜夜生歌聲音工作室。推廣電子音樂、聲音與主動聆聽,致力強調人類感官的聽覺感知能力。近年以聲音與聆聽為主體進行多項計畫,橫跨創作、研究、行動、展演等。
去導航 >
artist5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《水不平,心不靜》|
陳肇驊
漂流木、玻璃罩、水管、白鐵
依場地而定
水尾漁港海灘
artist6-1 class=Artist_About
海邊常見的漂流木,被藝術家改造為一個反映潮汐的機動裝置,透過導流設計將海水導入樹幹內嵌的玻璃罩,用來展示海水的即時動態。這個裝置也像是一把巨大的水平尺,刺激我們思考穩定、平衡的意義。對藝術家而言,作品展示的動態平衡象徵了生命的不確定性、對穩定的渴望。作品以《水不平,心不靜》為名,探索人們如何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,找到內心的平靜。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、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。創作形式以非靜態的動力裝置跟雕塑為主,主題以生命經驗為創作主軸,選用戲謔角度來嘲諷事件或自身,擅長使用無奈與懶惰當作抗衡體制的武器。曾獲2023台北獎首獎、2017高雄獎新媒體類獎項。
去導航 >
artist6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造浪|
林資芬
鋼筋、金屬線、海廢漁網、繩線、工業廢布
弧長約900 x 250cm(深)
中角灣
artist1-1 class=Artist_About
《造浪》以環境永續和「零廢棄」為核心意旨,同時也嘗試凝聚眾人對北海岸的情感回憶。作品故而不只是裝置本身,也透過工作坊、協作共製,從撿拾、清洗、分色編織到組裝,以動手做與身體力行,翻轉海廢材料。既共創人造之浪、回應北海岸的自然浪潮與波動,也讓民眾實際體驗、親身參與永續行動的整個過程。
出生於台北,畢業於雲科大工業設計學系。曾從事設計工作,目前為全職纖維藝術創作者。擅長以廢棄物或生活物件為創作媒材,詮釋環境議題與自然現象。目前為「廢青不廢」、「不廢跨村實驗室」的成員之一,致力於以藝術翻轉廢棄的共創行動。
去導航 >
artist1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山海合奏曲 25-121|
呂沐芢
複合媒材(鐵件、感應器、接收器、轉換器、電腦、喇叭)
500*200*120cm 長*寬*高
朱銘美術館
artist2-1 class=Artist_About
《山海合奏曲》融合風和浪潮等自然元素,搭配人工感應裝置,將不規則且不無雜訊的自然聲音,提煉、轉化為純粹的鋼琴樂音。作品不僅提供新的音樂體驗、豐富又深刻地重新詮釋自然並向其致敬,也藉此將自然融入人類的文化與藝術,讓民眾從中獲得啟發和反思,思索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,以及如何與之和諧地共生並存。
又名「拉馬.默提司」(Lama Motis),出生於台北,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。創作媒材不拘、型態多元,個展、聯展及駐村經驗豐富,曾獲臺北或桃園美術展之獎項肯定,並曾與創作夥伴共組「眼蟲計畫」團隊,於2015年獲台新藝術獎提名。
去導航 >
artist2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《月蝕》|
李勇志
烤漆鐵板、金屬支架
H110cm xW110cm x 6
石門洞
artist7-1 class=Artist_About
裝置在石門洞潮間帶的六片烤漆的鐵板表現了月亮的盈虧。這些高低不一、遠近各異的「月亮」像是測量著每日潮汐變化,也在同一地點錯置了不同時間,像是表達月亮圓缺的科普圖示。《月蝕》延續了李勇志近年創作中對於材質耗損、痕跡與歷史感的關注,海水浸蝕加速了黃色烤漆的鏽蝕,大自然之力創造出的「掉漆月亮」,將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「月蝕」。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,現為藝術家,曾為環保稽查員。李勇志從小在工廠噪音和髒亂的都市景觀中成長。作品經常展現為藝術形式與常民設計之間的錯置挪用,透過仿製、偽裝及看似無用的政治企圖,表達當代現實的荒謬、傷感、冷靜與漠然。
去導航 >
artist7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風中漫漫|
江慧琳
濱刺麥果實、漁線
依場地而定
三芝雙灣自行車道軍人碉堡
artist8-1 class=Artist_About
生長在潮線附近沙質地上的濱刺麥,是濱海沙地常見的草本植物,透過撿拾、蒐集、 連繫一連串的動作,回應北海岸海濱延綿的景象,並且回溯記憶中一家日常遊於海岸 的那個夏日午後。
從小生活在山海環繞的三芝小鎮,加上受到父母從事花草農作的影響,喜歡收集大自然的各種元素。大學期間,江慧琳開始自書畫藝術中學習觀察和臨摹自然,後來轉向雕塑,專注於自然材料的處理和運用,並探索自然材料、空間與時序之間的關係。
去導航 >
artist8-2 class=Artist_Work
class=ArtistIntro
《地獄空之八仙過海到龍宮+魔地佛》|
姚瑞中
拍立得攝影+錄像
裝置、視場地而定
三芝遊客中心
artist9-1 class=Artist_About
攝影系列《地獄空之八仙過海到龍宮》及錄像作品《魔地佛》為姚瑞中走訪北海岸、觀音山、陽明山北側等宮廟探究台灣民間信仰的拍攝計畫。藝術家以田野調查手法與帶有疏離感的觀看方式,詮釋常民文化中的在地美學。透過廣角大型拍立得所呈現的正面閃光與脫焦效果、詭譎色彩,凸顯台灣民間信仰中對於地獄、八仙、龍王等海洋元素想像的神秘學詮釋。
1969年生於台北,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,曾受邀參展全球藝術雙/三年展。作品主要探討人類的荒謬處境,常以幽默手法對「正統性」進行顛覆,呈現台灣全球化潮流與特殊歷史背後所隱藏著的龐大意識形態黑洞。
去導航 >
artist9-2 class=Artist_Work
Copyright © by 2024北海岸藝術季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noonspace.
class=Copyrigh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