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comet.noonspace.com/w62/north/MsgInfo/HomeBanner2024v2.jpg
https://comet.noonspace.com/w62/north/MsgInfo/HomeBanner2024v2.jpg
策展理念

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以「濱線測繪」(Walking The Shoreline)為題,邀請超過20位當代藝術家,在主副展區帶來不同風貌的地景藝術、特定場域裝置作品,並策動一系列公眾活動,混合田野考察、在地參與、社區設計、藝術聚落串連等多樣形式的藝術計畫。

北海岸是大自然力量折衝所在。在大屯火山噴發的熔岩,與海水持續侵蝕下創造出獨特地貌彰顯了不同力量的交雜。不斷變動中的古老地景,提醒著我們在人類世之前一種恢宏的時空尺度。正是在折衝交錯之中,北海岸成為了一個棲居之所。在火成岩形成的平台上,人們開始了耕種生活,海濱線推移創造的潮間帶孕育了豐富的生態,更變成了候鳥季節性遷移必經之地。

「濱線」意指海岸線的前方,海水與陸地的交界線。濱線不是一條固定的線,而是隨著潮汐推移而前進或後移。也因此,濱線意味著位移、變動、反覆定義。但正是濱線的前後波動,拉出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區域,如潮間帶、海蝕平台帶來了豐富的生態。而濱線的變動狀態也帶來了一種獨特的棲居可能。

以濱線為喻,除了指涉了北海岸在不同自然力量折衝下造就出的地貌,也象徵了當代藝術作為一種測繪地景的手段,以自然座標為視域超越行政界限,透過各種不同方式,捕捉北海岸豐富多義的自然人文面貌。

正如同「濱線」在反覆定義之中,拉開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空間,我們試著從這樣的海岸生態來想像藝術季:亦即多元藝術生產的潮間帶、匯聚創造力的海灣。為期三週的藝術季,將沿著北海岸橫跨基隆、萬里、金山、石門、三芝等各式特定場域,邀請藝術家創作不同面貌的藝術作品。除了大型的戶外裝置作品,還包括形式各異的特定場域創作及公眾活動計畫;藝術季也將串連北海岸的在地團體及藝術聚落,推出一系列工作坊、走讀、踏查、對談等活動,挖掘探索北海岸在地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。透過當代藝術獨特的感性經驗,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嘗試以「濱線測繪」帶領觀眾重新描繪這一條意義豐富的海濱線。

0
策展人簡介
劉俊蘭CHU-LAN LIU
法國巴黎索邦第四大學(Sorbonne-Paris IV)藝術史博士,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。曾任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兼藝術教育研究所長,歷任多項研究專案之主持人、專輯主編或主筆、翻譯或編審,並曾多次策劃大型的國內或國際藝術特展,例如Marc Chagall 特展(2011,國立故宮博物院)、FORMOSA雕塑雙年展(2013、2015、2017)、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(2014、2016)、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、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等。
游崴WEI YU
策展人、藝評人,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助理教授。2003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,之後歷任《典藏.今藝術》雜誌主編與特約撰述,2020年獲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人文學暨文化研究博士學位,關注台灣戰後藝術與視覺文化。2018至2023年間,於C-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歷任資深研究員、研究組總監及策展人,策畫多項展演計畫,近期包括2023年C-LAB年度論壇「未來緩慢取消」及年度展覽「崩塌記憶之宮」等。